2月14日下午,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市人民医院三楼体检中心举行今年首次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职工劳动能力现场鉴定会,为23名病残津贴申领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对申请鉴定人员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定,并依据国家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鉴定意见。
自今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病残津贴制度实施,同时,原来的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休和退职政策停止执行。为确保该改革措施落实落地,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主动谋划、积极筹备,圆满完成了此次鉴定工作。
劳动能力鉴定是职工享受相关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是防范基金风险的重要关口。根据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因申领病残津贴需要,可由该参保人员或者其用人单位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参保人员因身体原因无法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申请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劳动能力鉴定的,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有效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资料;被鉴定人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将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对材料不完整的,在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或者电子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材料和合理期限。
据悉,申领病残津贴参保人员,其劳动能力鉴定遵循两级鉴定原则。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开展初次鉴定,参保人员或者其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确保鉴定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再次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通讯员宋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