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麻将,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带着孩子“连夜远离”。但在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二中的化学老师却在初三学生的中考复习课堂上教学生“打麻将”“玩魔方”。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家长听说后纷纷点赞,还有网友在相关视频评论区留言称“没点知识赢不了”。据媒体报道,目前“化学麻将”“化学魔方”已进入专利申请阶段。
当然,此“麻将”非彼麻将,这款“化学麻将”由该校校长陈明煜设计,实际是一款自创教具。从央视新闻发布的视频画面来看,这款“化学麻将”用的是普通麻将游戏规则,牌面图案却是化学课本上的离子、原子团、化学反应条件。谁能用手上的牌最快组出正确的化学式,谁就赢了。学生们爱玩的“化学魔方”也不是普通的魔方,魔方上的每一格都标有一个离子或原子团。拧转魔方的目的,是让图案组成正确的化学式。在利用这些教具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间对化学反应的各类条件、方法、特点进行了全面梳理,有学生说“现在闭着眼都能背反应条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青灯黄卷伴更长”……古往今来,已有许多名句描述着长期坚持学习是件艰苦的事。这所学校自创的教具,却让学生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快乐。因为“要我学”往往是被动的,“我要赢”却是主动的,把知识点放进游戏里,把被动学习的压力悄悄转化成了玩游戏时的胜负欲。学习是有必要下苦功的,而“化学麻将”“化学魔方”的教学创意,则是在帮助学生下巧功,也帮学生打开了一扇能感受到学习的魅力的窗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奋的学生们指着牌面讲起化学知识来如数家珍的样子,印证了这一点:当学习成为值得追逐的游戏,掌握知识不止靠强制记忆,还有了内在的驱动力。该校校长陈明煜表示,“真正的教育创新,不是用游戏替代学习,而是把学习变成值得追逐的游戏。希望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质疑——归根结底还是“玩”,学习哪能真的“玩出来”?这就需要教育者把握好创新实践的尺度。比如麒麟二中的教育创新从目前来看是受欢迎的、成功的,但换了地域、换了学校,生搬硬套或成南橘北枳。
怎样帮学生推开那扇发现和感受学习魅力的窗,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其核心应在于,教育者用心观察思考,用最合适的方式去点燃学生心中求知欲的火苗,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他们欣喜地奔向广袤的知识宇宙。(评论员 周围)